HNB之家

格局打开:电子雾化不止电子烟

新规草案带来的不仅是渠道端的重构,还有由电子烟为基点外延扩散的产品端转向。据目前显性的行业动态来看,可能从业者们更关注的还是争议颇多的草本雾化。

实际上,雾化技术的应用也不止草本雾化为代表的大健康方向,还存在其他可能的方向。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

“不含烟碱或者不用于传送烟碱的类似电子烟的产品不应标称为电子烟并应当在包装上以明显的方式标明“本产品不含有烟碱(尼古丁)成分”或“本产品不用于传送烟碱(尼古丁)”

也就是说,不含烟碱的草本雾化、低温本草等新品类只要不被认定为电子烟碱传送系统,便不属于电子烟范畴。不仅不会应税务问题积压利润空间,在渠道上也更为开放。

那么雾化技术的多元应用的研发进度如何,如何自我定义?我们对话乐美CEO王敬,将他的观点看法分享给大家。

技术难关难过,发展尚需攻坚。

既然雾化技术的多元应用本就是电子烟的外延,那么讨论范围同样有所扩大,依据电子烟的雾化技术可分为电阻加热、加热不燃烧与超声波三种。

首先是行业最为熟悉且长期作为主流的电阻加热。

电阻加热作为行业中流砥柱,电阻加热雾化相对具备更强的技术优势和储备,以目前行业动向来看,主要的产品转向也集中在草本雾化上。但是电阻加热的劣势也同样明显,王敬表示,问题就出在电阻加热的方式和其小分子结构的气溶胶上。

一个是电阻加热的温度对药物成分的破坏。另一个是电阻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属于小分子颗粒,在提供相对其他加热方式更细腻且丰富的口感同时,也限制了相同抽吸强度下人体可摄入的分子摄取量。

于是草本雾化品类衍生出两种产品方向,一种是宣称有一定功效的功效草本,一种则是仅以草本口味为卖点的无功效草本。其中功效草本由于缺乏临床、临观实验的验证,相对风险更高。但是孰优孰劣尚未能定论。

然后是声量偏小的加热不燃烧,HNB式的电子烟早已在海外市场被证明是成熟的产品,然而在国内却因为政策原因不得不重新研发出低温本草品类。作为诞生不足2年的新兴产品,低温本草却在多元应用上展示出一定潜力。

和电阻加热相同,加热不燃烧的多元应用亦是去尼古丁化。“低温本草就像一个婴儿刚出生不久,根本没有形成所谓的市场,不过这个品类还有很多多元化的载体,比如嫁接至医疗或是大健康领域。”王敬表示。

在王敬看来,低温本草加热后形成的气溶胶分子结构介于雾化烟式的小分子与常规医疗雾化的大分子之间,相同抽吸强度下人体可摄入的药物量比雾化烟多许多。

但是低温本草同样在技术层面遭遇困境,一个自然是加热导致的药用价值丢失问题,一个是基料香精调配问题。

最后是超声波雾化,我们此前报道的《“超声波雾化将一统天下?”那为什么现在做不走》中已详细讲述了其面临的技术难关,主要在于

1.低温雾化导致的口味口感缺失
2.超声波雾化片零件老化过快
3.雾化颗粒与机身体积过大

目前超声波雾化尚未诞生足够成熟的技术,但是其在多元应用上的潜力无需置疑。

总的来说,无论何种雾化方式都面临一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游关注的重点之一。

雾化技术的定位:替烟还是代糖?

说完技术难关,我们还需要关注雾化技术的自我定位问题。监管本意不在于促使部分从业者钻空子,而是鼓励多元化发展。

“替烟减害”虽是一直以来的行业共识,但是从业者们一定清楚转化卷烟烟民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徕米创始人兼CEO赫畅也曾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电子图到底是“替烟还是代糖”?在格物看来,其原因一在于电子烟并非传统瘾品,传统瘾品如烟、酒、咖啡等往往并不是第一口便能带来愉悦。一在于“尼古丁成瘾”和“口味成瘾“存在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