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B之家

电子烟结局的几种设想

按照从严格到宽松,电子烟结局的几种设想,(注意,这些假设是连续的,并非离散的),大概是这样:
  电子烟结局的几种设想
假设1

最严格的假设,如果把烟液(也有的叫烟油、烟弹,这里按照国标叫法)列入专卖品,纳入《专卖法》管辖范围。这种情况下,现在在中烟体系之外的所有电子烟烟液产品都是非法的。

你只能卖卖烟具,那就和“养活”慈溪市的烟嘴烟具行业类似,没什么意思。至于烟液,违反《专卖法》生产和销售烟草专卖品,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按非法经营罪论处。而一个非法的消费市场,且不说其规模,现在这些疯了的资本,注定不会去接盘。

按照现在电子烟遍地开花的市场情况,我觉得这种假设概率较低。但是,别忘了风靡一时的IQOS就是这样偃旗息鼓的。

假设2

宽松一些,不列入专卖品,但比照烟草制品来监管和纳税。

烟草非但不是一个暴利行业,而且净利润很薄,几乎都只有个位数,而且还要上缴。这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国最赚钱的公司”,不是你想的那样》已经说过了。

千言万语3个字:税太高。

根据早年我母校财税学院给武烟做过的测算,一二类卷烟的综合税负(含所得税等倒算)高达8成以上。十几年来,我国卷烟的税率没有下降,在征收环节还有所抓紧,所以现在的综合税负水平估计不低于这个数。

当然,还有严格监管带来更高的管理成本。这个话题略大了,此处不展开。

这个情况,在实质上倒逼了烟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可以说,烟草生产的净利润实际上是从生产制造环节和供应链里挤出来的。

而民营企业,尤其是纯草根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出利润来。

实际上,现在的野生电子烟厂商,为了竞争已经把6-7成让利给了渠道方,在没有外部监管压力的情况下,已经过得没有想象中爽了。

而强监管势必会增加管理成本、挤压利润,一旦如此,利润堪忧。

要是再没有融资优势,就更堪忧了。而融资,要么是信贷要么是股权融资,你觉得哪个有优势?难道还想发个token不成?

假设3

最宽松的,敞开来竞争。

我得说一下,之前有些电子烟厂商希望归于“电子产品”的幻想,已经完全破灭了。我国将颁行的《电子烟》国标,是强制性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归口,卫健委(主管控烟的)也已经出来说话了。很明显,不是“电子产品”,一点侥幸的空间都没有。

就算按敞开来竞争,你以为民营野路子就赢了么?Naive!

论产品,据36氪报导中曾说,现在市面上电子烟烟液漏油情况严重,有些品牌甚至有一半都漏油。这是啥良率啊,这都叫质量事故明白么,简直匪夷所思,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而正规军,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你可能很少听说某某卷烟质量不好、这批次和那批次味道不同、买回来的烟放了几个月变味等等的说法,消费者可能习以为常,但实际上并不容易。更不用说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涨过。

自己做制造业的人可能就会明白,稳定的品质、稳定的价格有多难。即使我本人非常反烟,但是也得说一句:在每一根烟背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各家中烟、烟厂都有自己的实验室,郑州有专门的国家局研究院和国家级实验室,这都不用多提。由于前文所说,由于烟草行业长期被倒逼提高生产效率、供应链管理水平,所以现在的生产制造水平,不敢说多高,吊打上述漏油产品绰绰有余,对供应商的合格率要求也都在98%以上。